國家公務員考試歷年申論真題特點及命題趨勢分析
2013年國考筆試培訓招生簡章
新一輪國考即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筆試復習已經開始,對于廣大考生來說,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莫過于今次國考申論的命題趨向以及復習重點。抓住命題趨勢,就抓住了復習的方向;了解考試重點,才能合理地分配復習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南方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為考生梳理了2000~2012年國考真題特點供大家參考,以幫助考生了解國考歷年申論發(fā)展情況和命題趨勢。
一、歷年真題特點
(一)申論主題
根據國家公務員申論試卷的改革情況,可以將國考演變進程分為兩個階段。2000~2009年采用統一試卷的形式,而從2010年起,國考試卷進行了全面改革,將省級與市級分開命題,試卷的主題亦有所不同。國考申論題材從選擇范圍來看主要包括五大方面: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但是從歷年真題來看,又有明顯的側重點。
2000---2009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試題題材、主題、歸屬領域一覽表
年份
|
類別
|
題材
|
主題
|
歸屬領域
|
2010
|
省級
|
海洋資源的開發(fā)與保護
|
統籌海洋保護與開發(fā),
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
|
經濟+生態(tài)
|
市級
|
海洋環(huán)境污染問題
|
保護海洋資源
|
經濟+生態(tài)
|
|
2011
|
省級
|
黃河的治理開發(fā)
和黃河精神的弘揚
|
弘揚黃河精神,
繼續(xù)推進黃河治理工作
|
生態(tài)+文化
|
市級
|
農村子弟教育問題
|
推動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
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無根化問題
|
社會+文化
|
|
2012
|
省級
|
社會道德問題
|
化解社會道德危機,
推進社會道德重建
|
社會+文化
|
市級
|
公共安全問題
|
加強安全文化教育,
保障公共安全
|
社會+文化
|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一階段的國考主題更偏重于經濟領域,尤其是2003~2009年幾乎都圍繞經濟問題而命題。宏觀經濟領域更是命題者的偏好所在,如“三農”問題、耕地保護等。
2010---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題材、主題、歸屬領域一覽表
年份
|
題材
|
主題
|
歸屬領域
|
2000
|
企業(yè)與居民間糾紛
|
發(fā)揮政府職能,合理解決社會糾紛
|
社會
|
2001
|
藥品安全監(jiān)管
|
發(fā)揮政府職能,保障藥品安全
|
社會
|
2002
|
網絡監(jiān)管
|
履行政府職能,引導網絡健康發(fā)展
|
文化
|
2003
|
安全生產
|
強化政府責任,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經濟
|
2004
|
城市交通擁堵
|
在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
經濟
|
2005
|
“三農”問題
|
落實扶農惠農政策,推動“三農”事業(yè)的發(fā)展
|
經濟
|
2006
|
應對突發(fā)事件
|
把握以人為本的原則,
提高政府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
社會
|
2007
|
耕地保護
|
落實國家耕地保護政策,
保護國家和民族的土地命脈
|
經濟
|
2008
|
怒江水電開發(fā)問題
|
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
|
經濟
+
生態(tài)
|
2009
|
產業(yè)升級和糧食安全
|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
加快經濟結構轉型,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
經濟
|
從上表中我們能夠看到,從2010年以來國考申論的主題不再偏向經濟,而是將視角更多地關注于社會、生態(tài)與文化建設領域,關注于如何實現經濟與其他方面協調發(fā)展。另外,2010年以后省級與市級采用了兩套試卷,其試卷主題也存在差異??傮w來看,省級的主題選擇趨于宏觀,而市級相對而言更偏重于考查具體問題。
此外,近幾年申論主題越加關注于精神文明領域,文化建設亦是當前黨和政府的工作側重點之一。據此,我們也許可以洞察到國考主題選擇的方向與趨勢:申論主題的材料通常由某一或某些事件入手,而后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進行論述和挖掘,以小處而觀大局。這些事件的社會影響必須是比較廣泛的,因為國考申論所考的主題視角較為廣闊,所反映的問題必須是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并對當前和未來具有重大影響的問題,具有很強的深度性和持久的影響力。過于敏感具體、低層次、只涉及一時一地的問題以及無關全局和長遠的觀點和事實,都不會成為國考申論命題的選擇。南方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建議考生的關注點要盡量宏觀些、全局些,以便對可能的申論主題有所了解,還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加強發(fā)散思維的訓練,才能沉穩(wěn)應對千變萬化的申論主題。
?。ǘ┙o定材料
1.來源的廣泛性
一般來講申論的給定材料主要來源于權威性報刊雜志、各大主流媒體網站的新聞報道、專家的著作以及政府重要文件報告等等。了解了這些,考生在備考時應根據材料來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瀏覽權威性、政治性較強報刊和網站,如《人民日報》、《南風窗》、人民網、新華網等,通過閱讀和思考不僅能夠了解更多的時政熱點,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提升自己對現象與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
2.形式的多樣性
隨著國考的不斷改革發(fā)展,申論材料也表現出形式的多樣性。根據材料的性質和表現特點,可以把幾種常見的材料歸結為政策文件型、理論分析型、事件闡述型、采訪記錄型、數據列舉型和圖表解釋型六種??忌趶土曔^程中要懂得區(qū)分這些材料類型,學會從不同的材料類型中挖掘對作答最有幫助的內容。
3.內容的綜合性
給定材料可分為國內材料和國外材料、理論材料和事實材料。
國考申論考試涉及的主要是國內問題,有關國外內容的材料一般是為起到提供經驗或教訓的作用而出現的。就所占比重來說,國內材料占主要地位,但是國外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理論材料和事實材料的交叉互補也是申論給定材料的一大特點。事實材料提供具體事件的詳細闡述,而理論材料針對事實材料給予觀點高度的提升,從而為理解材料主題、政策角度提供幫助。從近兩年的真題情況來看,試卷中事實材料占據了大部分的篇幅,理論分析相對較少,更需要考生對材料進行分析加工,側面加重考查了考生對問題實質的分析理解能力。
?。ㄈ╊}目類型
國考的申論要求并沒有脫出申論考試的一貫題型,還是以歸納概括類試題、綜合分析類試題、貫徹執(zhí)行類試題、提出對策類試題、文章寫作類試題為主??忌趶土晻r一定要圍繞這五大題型進行訓練,將其放于同等地位,切不可有所“偏科”,越是自己把握不準的題型,越要加強訓練,這樣才能保證復習的全面性,從而在真正的考試中發(fā)揮自如,脫穎而出。
二、命題趨勢分析
?。ㄒ唬╊}目表現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
國考年年有變化,其中題目的創(chuàng)新算作一大可觀之處。近三年接連出現了編者按、觀點反駁題、宣傳手冊、啟示型分析和詞句闡釋等新穎的題目形式。新題型極易成為每年考后的焦點討論話題,然而雖然每年題型都有變化,推陳出新之作不斷出現,但萬變不離其宗,從中發(fā)掘總結出答題的必備原則才是王道。
1.抓準題型本質是關鍵。題型的創(chuàng)新是有限度的,題型的內涵不會跳出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應用文寫作以及文章論述五大類型題的范圍。新題型往往是一種類型題在形式上的變化,其實質是不變的?!熬幷甙础奔礊閼梦膶懽黝},“觀點反駁題”即是評論型分析題等等。只要抓住了問題的本質,將之歸于根本,就不難梳理答題思路,組織答案了。
2.鎖住給定材料是根基。給定材料是客觀存在的,每道題目都要基于給定材料的內容而設置。無論題型如何變化,都少不了對給定材料范圍的限制,答案也是或明或暗地體現在材料當中。因此,考生對此要明確——答案并非毫無憑借。
?。ǘ├^續(xù)緊跟大政方針和社會熱點
在重要政策的大背景下,申論命題通常選取某一角度或某一方面的問題,更有針對性,更加具體化。南方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建議考生在備考時有必要多對社會熱點知識進行了解和儲備,這將有利于考生在考場上提高閱讀和作答的效率和水平。